适应大豆机械化收获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Research on Match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 for Soybean Mechanized Harves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史宏[1] SHI Hong

机构地区:[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山西汾阳032200

出  处:《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14期9-10,13,共3页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50311005);院创新项目(YGG17044)。

摘  要:机械收获是大豆提质增效综合机械化技术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大豆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以耐密、高抗倒伏的品种汾豆96为试验材料,在密植栽培、玉米—大豆带状套作模式2种模式下,研究了大型联合收割机、间套模式收割机和山地割晒机3种收获方式配套的栽培技术指标,计算机械收获带来的利润,为农民节时省工、提质增效提供理论支撑,并从种植密度,底荚高度、喷施药剂及最佳时期给出建议。结果表明,机械化收获品种汾豆96,底荚高度在15~20 cm,种植密度可选择27万株/hm2;V7时期用200 mg/L多效唑进行叶面喷施可以有效降低株高和促进熟期提前,有利于机械化收获;最佳收获时期为完熟初期,此时收获机械损失最小。

关 键 词:大豆 机械化 抗倒伏 底荚高度 种植密度 栽培技术 机械损失 

分 类 号:S529[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