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梁龙 朱立国[1,2] 于杰 周帅琪[1,3] 刘广伟 尹逊路 谢榕 韩涛 冯敏山 LIAN Long;ZHU Li-guo;YU Jie;ZHOU Shuai-qi;LIU Guang-wei;YIN Xun-lu;XIE Rong;HAN Tao;FENG Min-shan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脊柱二科,北京100102 [2]中医正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2 [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出 处:《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年第6期1165-1168,共4页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I08B06);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107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74330);横向课题(HZL2017001);中国中医科学院“十三五”重点领域科研专项(ZZ10-022);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优势团队(YS1304)。
摘 要:中医手法是中医外治的一种特色疗法,在骨伤科应用广泛,且临床疗效明确。但手法的具体效应机制尚不清晰,且手法操作缺乏统一标准,这导致临床疗效层次不齐,也严重阻碍了中医手法的推广应用。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叉学科的深入,通过各种设备仪器对中医手法的生物力学指标进行测量及量化,总结出中医手法的特定规律,有利于手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研究,也有利于手法治疗机制的深层研究,进而有助于手法的推广应用。本文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主要从手法力学参数、力学效应、力学模型和内涵四个方面进行分类综述,总结目前手法研究的现状,并针对目前现状提出展望,以期为以后中医手法量化研究及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为临床手法的应用奠定基础。
分 类 号:R244[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