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萧红《生死场》中两种“意义”的交锋  

On the Confrontation of Two Kinds of Significance in Xiao Hong’s Field of Life and Death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洪亮[1] HONG Liang(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China 250014)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42-47,共6页Journal of Radio & TV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摘  要:萧红的《生死场》中存在着两种叙述声音,即民族话语和女性话语。但是无论是单纯强调“民族”还是“性别”,或是二者之间的“对抗”,都可能模糊这部作品的丰富内涵。它们之间虽然有冲突,但是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具有“压倒”或者“颠覆”另一方的优势,而是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巴赫金所谓的“复调”。

关 键 词:萧红 《生死场》 女性主义 民族主义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