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农会信用合作治理成效分析——基于剩余控制权的理论解释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杰 李佩哲 刘勇 

机构地区:[1]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400067 [2]重庆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重庆400067 [3]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430075

出  处:《世界农业》2020年第7期90-100,共11页World Agricultur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我国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的治理机制优化与风险防控研究”(16XJY021);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研究”(16D010)。

摘  要:本文从治理机制设计的角度,运用经典的剩余控制权理论,解释了中国台湾农会内部开展信用合作的成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台湾农会信用合作运行良好,其在行政层面建立相应的保障支持体系和监管体系来控制风险,内部基层农协信用合作通过社员的资格认定及权利确定、会员大会民主治理、完善具体的治理设计保证了全面有效的风险防控。基于剩余控制权的理论分析表明,中国台湾农会信用合作内外部治理实现了投入与剩余控制权、索取权的匹配,实现了信用合作的稳健运行及绩效提升。本文的研究结论可对当前中国大陆发展"三位一体"的信用合作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关 键 词:中国台湾农会 信用合作 治理机制 风险防控 剩余控制权 

分 类 号:F832.35[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