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崔文印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人生与伴侣(国学)》2020年第4期36-36,共1页
摘 要:古籍的注释,是伴随着对古籍的讲授、传播而发展起来的。我国古籍的注释名目繁多,有传、说、解、诂、训、笺、注、释、诠、述、学、音、疏、微、隐、义、疑等。在这众多的名目中,传、注、笺、疏较为常见。例如相传为孔子所作的《易传》,伏生的《尚书大传》,有名的《春秋》三传(即《左氏传》《穀梁传》《公羊传》)等,其注释都称作“传”,魏晋以后,才多称作“注”。唐代学者刘知几说:“盖传者转也,转授于无穷;注者流也,流通而靡绝。惟此二名,其归一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