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姜晓晨 庞博[2] 王萍[3] 唐旭东[4] 陈岩[2] JIANG Xiao-chen;PANG Bo;WANG Ping;TANG Xu-dong;CHEN Yan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北京100053 [3]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消化科,北京100091 [4]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
出 处:《北京中医药》2020年第5期414-417,共4页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3399);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青年优才项目(首发2018-4-4154);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9]128号)。
摘 要:肿瘤的病位广泛、内伤病因、正气内虚病机、扶正培本治则,甚至"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的用药经验都与脾胃藏象学说密切相关。正气内虚、脏腑经络失和是肿瘤的发病基础,中焦脾胃运化无源、升降失权、燥湿相抟是产生火、痰、瘀、浊、毒等致病邪气的关键病机。本文探讨了脾胃藏象学说与肿瘤的病因、病机、治则,并对脾主运化与健脾和胃消积法,脾主运化与健脾利水化痰法,脾主升清、胃主通降与升清降浊、调畅气机法,脾主统血与益气摄血法,脾在体合肉与补虚劳法,胃主受纳与醒脾开胃法,营出于中焦与健脾益气养血法,胃喜润恶燥与滋阴清热法,内生阴火与甘温除热法等内涵进行了阐述。
分 类 号:R273[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4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