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在电影中的无意识再现  被引量:11

The Unconscious Reproduction of Psychoanalytic Personality Theory in Film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昱华[1] Wang Yuhua

机构地区:[1]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

出  处:《当代电影》2020年第7期11-16,共6页Contemporary Cinema

基  金:北京市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课题“典型艺术场景下受众心理研究”项目成果。

摘  要:本文依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结构和防御机制理论,对电影在创作无意识人格心理层面的呈现加以分析,并将这类心理层面无意识呈现的影片界定为隐喻型心理电影。通过《寄生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国内外影片的人格心理解析,区别解构了几种相对典型的呈现类型。本文认为,创作者无意识和意识交织下对人格理论的巧妙契合与呈现,是影片打动观众的关键所在;正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相加,电影的艺术性得以抵达。

关 键 词:人格结构 自我防御机制 隐喻型心理电影 无意识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