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勇伟[1] 王朝阳[2] 李国梁[1] 谷世喆[2]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北京100035 [2]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100035
出 处:《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年第21期2333-2336,共4页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摘 要: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加围刺法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收治的128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给予刺络拔罐加围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7 d。观察2组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睡眠质量QS评分及血清疼痛相关介质β-内啡肽(β-EP)、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和炎性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差异,统计2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及Q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β-EP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SP、CGRP水平则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TNF-α、IL-6、IL-10水平则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络拔罐加围刺法用于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疗效确切。
分 类 号:R752.12[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