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环缩术在先天性心脏病分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爱军[1] 刘承虎[1] 王执一 范祥明[1] 程沛[1] 苏俊武[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北京100029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年第13期2126-2130,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摘  要:目的观察肺动脉环缩(PAB)术在先天性心脏病分期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行PAB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5例,其中男101例,女104例;中位数年龄0.6个月;体重2.5~26.0 kg,中位数6.6 kg。根据实施PAB手术的目的分为双心室矫治组(97例)、单心室矫治组(72例)和左心室训练组(36例)。分别检测相应的临床指标,并进行随访。结果双心室矫治组和单心室矫治组Ⅰ期PAB术后肺动脉平均压(mPAP)以及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左心室训练组术后mPAP、SpO2均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205例患儿住院内期间死亡7例,死亡率为3.4%。PAB术后共实施Ⅱ期手术117例(57.1%)。其中双心室矫治组47例,距PAB术后间隔时间5~40个月,中位数17.6个月。单心室矫治组行双向腔肺吻合术(Glenn术)43例,距PAB术后间隔时间15~53个月,中位数18.3个月;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Fontan术)13例,距PAB术后间隔时间52~112个月,距Ⅱ期Glenn手术间隔27~52个月。左心室训练组完成大动脉调转术(ASO)27例,距PAB术后间隔时间6 d至35个月,中位数时间0.3个月。结论PAB作为姑息手术,在降低肺动脉压力,保护肺血管床、实施心室功能训练、完成先天性心脏病的分期矫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 键 词: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环缩术 双向腔肺吻合术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大动脉调转术 分期手术 肺动脉平均压 经皮血氧饱和度 

分 类 号:R5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256.2[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