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沈莘[1] 程同顺[2] Shen Xin;Cheng Tongshun
机构地区:[1]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天津300191 [2]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350
出 处:《学习论坛》2020年第8期56-61,共6页Tribune of Study
摘 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党委、政府、社会及公众等多重主体的共同努力。从公共政策层面来说,这一目标的提出,也对政策过程的优化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考虑在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多元主体的参与以及更多地运用互动协商的治理方式。遵循这一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社会治理政策分析的研究,将其作为优化政策过程的方法论支撑。基于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总要求,社会治理领域的政策分析框架应包含目标、手段、影响、评价四重维度,即明确社会治理中实施公共政策的目标、确定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手段、预测实施公共政策的影响、评价施行公共政策的效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