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北京100871 [2]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拓扑量子计算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190 [3]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93
出 处:《物理》2020年第7期465-467,共3页Physic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1888101,1177400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批准号:2018YFA0305604,2017YFA03033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批准号:XDB28000000);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Z180010);美国能源部基础能源科学基金(批准号:DEFG02-99ER45747)资助项目。
摘 要:1937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埃托雷·马约拉纳(Ettore Majorana)发现描述费米子基本运动的狄拉克方程在特定系数下可以给出实数波动方程解(可改写为马约拉纳方程),以此预言了一种不带电荷且反粒子是其自身的神奇费米子——马约拉纳费米子(Majorana fermion)^([1])。此后80多年来,无数物理学家一直致力于寻找这类神秘莫测的马约拉纳费米子。在粒子物理领域,不带电的中微子被认为很可能是马约拉纳费米子,但至今仍未有定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25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