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地下》的美学视角解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倩[1] 

机构地区:[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出  处:《电影文学》2020年第13期129-131,共3页Movie Literature

基  金: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9A00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8LSZ039)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电影《地下》以反秩序乃至荒诞、狂欢化的后现代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对南斯拉夫从1941年被纳粹占领至1992年内战时期的波折历史进行了回望、反思甚至批判。在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极尽谐谑、魔幻、夸张的刻画下,南斯拉夫这个已然永远沉没于“地下”的国家得以以一种颓唐、悲恸却又戏谑的方式“重出于世”,留给观者以重新审视的机会的同时,也恰到好处地抒发了浓郁的家国情感,美学意味十足。

关 键 词:《地下》 电影美学 美学研究 

分 类 号:J901[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