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封杨[1]
机构地区:[1]泰安市中心医院,271000
出 处:《中国实用医药》2020年第17期133-135,共3页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分析干扰素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比组患者行常规保肝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使用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36.63±7.24)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41.38±11.50)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为(59.13±17.08)U/L均低于对比组的(47.55±11.44)、(54.29±16.73)、(70.09±21.69)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为(26.63±19.53)ng/L、癌胚抗原(CEA)为(1.15±0.08)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59.18±7.40)ng/L均低于对比组的(36.54±20.62)ng/L、(1.22±0.11)ng/ml、(80.39±10.0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43%(32/35)高于对比组的71.43%(2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毒性肝炎治疗中应用干扰素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血清指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