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杆菌病中医辨证论治规律回顾探讨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鼎盛[1] 赵天莹[1] 何琼[1] 席进孝[1] 王小荣[2] 关宏 周晓艳[1] 赵琦 

机构地区:[1]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兰州730000 [2]甘肃中医药大学

出  处:《中国地方病防治》2020年第3期217-219,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ontrol of Endemic Diseases

基  金:2019年甘肃省中医药科研课题(GZK-2019-58)。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人间布鲁杆菌病规律,有助于祖国医学在后续临床治疗布病过程中提高辨证准确性和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理中医辨证分型、论治方法、遣方用药等方面文献,进行归纳录入Excel表格,建立中医药治疗布病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布鲁氏杆菌病人根据病程和主要症状体征可以分为8类,依据中医理论分析,急性期分为3类,分别是寒热夹杂证型类、湿热内蕴证型类、热淤阻型证类;慢性期分为5类,分别为虚证型,湿浊型、湿热型、血瘀脉络型、痹症型。结论布鲁氏杆菌病的症状组合规律和中医辨证密切相关,准确科学发热证候特征可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 键 词:布鲁杆菌病 中医 辨证论治 规律 

分 类 号:R516.7[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