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靶点疗法治疗Ⅳ型LN患者对抗C1q抗体、IL-18、IL-34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莉[1] 刘佳[1] 

机构地区:[1]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风湿肾病科,乌鲁木齐830002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0年第6期534-535,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摘  要:系统性红斑狼疮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狼疮性肾炎(LN)。LN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蛋白尿和血尿,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LN的治疗主要是基于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缓解疗法,但治疗效果不佳[2]。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34(IL-34)是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其中IL-18是IL-1家族的成员,主要由巨噬细胞产生,可刺激多种炎症反应;IL-34是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的一种配体,通过与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结合,对巨噬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进行调节,促进炎症因子的分泌,在自身免疫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3]。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环磷酰胺静脉注射是近年来Ⅳ型LN的主要治疗方法[4]。霉酚酸酯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主要使T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过程受到抑制,发挥免疫抑制作用[5]。本次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Ⅳ型LN患者,探讨多靶点疗法治疗Ⅳ型LN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C1q抗体、IL-18和IL-34水平的影响。

关 键 词:增殖过程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疾病 免疫抑制作用 免疫抑制剂 霉酚酸酯 受体结合 巨噬细胞 

分 类 号:R593.242[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