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Cys-C、D-D、抗凝血酶检测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敏[1] 曹盼 潘峰[1] 

机构地区:[1]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杭州311121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0年第6期536-537,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摘  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由多种因素导致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1],进而流失大量蛋白质,患者因血小板功能亢进,血液黏稠度增加,机体凝血、抗凝以及纤溶系统失衡而容易发生血栓及栓塞性并发症[2,3]。D-二聚体(D-dimer,D-D)是由血浆中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产生的特异性中末端产物[4],其水平异常升高提示血液系统处于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状态。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是血液中最主要的抗凝物质,当其浓度水平低于70%时即有血栓形成倾向[5]。本研究通过对儿童原发性PNS患者的D-D、AT-Ⅲ等凝血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对其肾损伤指标胱抑素C(Cys-C)水平进行联合测定,旨在为儿童原发性NS以及并发血栓栓塞的预测、诊断提供参考。

关 键 词:肾小球基底膜 血栓形成倾向 抗凝物质 血液黏稠度 儿童原发性 血栓栓塞 高凝状态 纤溶系统 

分 类 号:R726.9[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