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树超 GAO Shu-chao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国核电》2020年第3期266-268,共3页China Nuclear Power
摘 要:1958年5月31日,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批准了二机部上报的"五厂三矿"选点方案,中国核燃料产业由此起步。"五厂三矿"中的"五厂"除了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原221厂),其余全部都是核燃料生产企业,可以说这是中国核燃料产业的肇始和雏形。中国核燃料产业的发展伴随着中国核工业的创建,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光辉历程,见证了中国核工业前进的每一个脚印,承载着几代核燃料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强军强核的追求与梦想,构筑了中国核工业的"脊梁"。核燃料产业是核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这个环节,就不能叫有完整的核产业体系,在世界上就不能称其为核强国,就没有话语权,就要受制于人。如今,中国核燃料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核力量建设和核能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沿着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正阔步前行。在这从白手起家到自主创新茁壮成长的历程中,中国核燃料元件产业的"初心"是什么?经历了哪些困难,取得了哪些突破与成绩?《中国核电》记者就此专访了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海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