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19个微卫星位点对大足黑山羊群体遗传多样性的评估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莉娜 赵中权[1] 黄思艺 乔蕾 俄广鑫[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6

出  处:《中国畜牧杂志》2020年第6期69-72,77,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基  金: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专项社会民生类重点研发项目(cstc2018jscx-mszdX0044)。

摘  要:大足黑山羊作为重庆市优良地方品种,具有繁殖力高、耐粗饲、产肉性能良好等特点。本研究利用19个微卫星标记位点(MAF065、MAF70、OarFCB48、SRCRSP9、OarAE54、SRCRSP8、SPS113、OarFCB20、CSRD247、INRA063、ILSTS011、ILSTS005、SRCRSP15、ILSTS029、TGLA53、MAF209、INRABERN185、TCRVB6、SRCRSP7)对55只舍饲、2~3月龄、体重为10~15 kg的大足黑山羊(参考系谱信息无亲缘关系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估。结果显示:在19个位点中共检测出178个等位基因,其中SRCRSP8位点复等位基因数最多(18个),SRCRSP15位点最少(5个);19个微卫星遗传标记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558,其中14个位点为高度多态(PIC>0.5),剩余5个位点为中度多态(0.25<PIC<0.5);从群体上来看,大足黑山羊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703,期望杂合度为0.6942,其中有16个位点表现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另外群体近交系数为0.180。结果表明,目前产地大足黑山羊群体内仍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群体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位点数量及近交系数反映出该群体保种状态出现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保种工作,同时改变现有保种模式和方案。

关 键 词:大足黑山羊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 

分 类 号:S827.2[农业科学—畜牧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