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奎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地方文化研究》2020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Local Culture Research
摘 要:江西九江的武宁打鼓歌,形成于清乾隆年间,传承至今约300年历史。相传由湖北的薅草歌传入武宁,并结合武宁乡土风情而形成。清代乾隆年间武宁文人盛谟《山棚鼓子词·前言》:“楚人来武.宁垦山者,岁以百计。绝山献层岩,鸡犬相应。火耕早种、百锄并出。每数十人为伍,其长腰鼓节歌,以一勤惰”,指出了武宁打鼓歌激发人们劳动热情、提高劳动效率的功能。打鼓歌以站唱和走唱形式为主,没有表演动作,是靠打鼓与唱来进行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