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沈玮玮[1] 徐翼 Shen Weiwei;Xu Yi
机构地区:[1]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2]中山大学法学院
出 处:《法律适用》2020年第12期140-152,共13页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基 金:2019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面上项目“中共革命根据地检察制度史研究”(C21918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特别委托项目“海陆丰革命老区中共区域执政历史研究”(GD19TW02-02)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史书对唐太宗纵囚归狱一案记载确有夸大,但后世更多的是质疑和批判。纵囚乃皇帝特权,是太宗补救行政之过的当即之法。只不过欠缺周全考虑,太宗在及时纳谏后就迅速作出了这一司法决策,这就需要臣下及时利用强大的行政资源来确保归狱目标的实现。纵囚和归狱应当区分看待,纵囚虽颇为冒险,却是太宗知错能改的恩德之举;归狱则要求臣下积极补救,尽心弥补。纵囚归狱的实现需要苛刻的条件和付出高昂的成本,背后依靠的是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一旦处置失当,皇帝和朝廷都无法承担这一后果。因此,对于太宗之后的帝王而言,纵囚归狱难以效法。只有待国家治理能力达到了当代水平,纵囚归狱之德政才能再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