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牧区畜禽粪污全量还田养分循环利用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齐晨 王国英[2] 拉环 袁京[2] 李国学[2] 

机构地区:[1]青海省畜牧工作总站,青海西宁810008 [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

出  处:《畜牧业环境》2020年第13期16-16,41,共2页Animal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

基  金: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9-19)。

摘  要:青海省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原总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0%以上,可利用草场面积居全国第四位。广大牧区是许多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区,青海的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世代经营放牧畜牧业,牦牛、藏羊是牧区的重要畜种,主要以放牧饲养方式为主,占全省牦牛、藏羊总量的70%以上,其中牦牛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在调查分析典型牧户养殖和粪污循环利用案例基础上,按照青海省牧区牛羊粪污全量还田的方式,研究确定了全省牧区可利用草场每年至少增产鲜草1596万t,可增加1093.2万只羊牧养量。

关 键 词:牧区 畜禽粪便 养分循环 

分 类 号:F3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