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浩淼[1]
出 处:《甘肃理论学刊》2020年第4期116-121,F0002,共7页Gansu Theory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低保家庭的性别差异及相关对策研究”(17BSH062);四川大学杰出人才培育项目“新时代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研究”(SKSYL20180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工作福利于1960年代最早在美国出现,并于1990年代后被许多福利国家作为福利改革的重要措施而引入,旨在通过强制性、惩罚性和消极性的手段促使受助者积极参与劳动力市场以消除福利依赖。历经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工作福利已成为众多国家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传统福利国家转向工作福利国家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改革趋势。本文旨在梳理与回顾工作福利的形成逻辑,对工作福利的概念进行探讨与辨析,尤其是厘清其与“激活”政策、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区别与联系,并对工作福利的实践效果进行考察和分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0.2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