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演可传”:《牡丹亭》神鬼角色的结构功能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翮[1]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

出  处:《戏剧文学》2020年第7期125-130,共6页

摘  要:神鬼角色在戏剧中的结构性功能,主要表现在其信仰意象是否对戏剧情节的走向和题旨表达起到关键作用。以《牡丹亭》中的神鬼角色为例,在杜丽娘由生到死,再由死复生的戏剧进程中,花神、胡判官等角色于《惊梦》《冥判》等重要关目中发挥了结构性作用,对全剧后续情节的展开,情感张力的积蓄和文化意蕴的生成皆有所观照。汤显祖对神鬼入戏的准确把握与调度,使该剧的文本结构获得了内在稳定性,对后世舞台艺术相关情节的排演和二次创作亦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 键 词:牡丹亭 神鬼 冥判 结构功能 可演可传 

分 类 号:I207.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