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棒棒 乔立兴[2]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江苏南京210009

出  处:《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年第3期371-376,共6页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18_0070)。

摘  要:随着围产医学的进步及新生儿急救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但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damage,WMD)的发生也逐渐增多。WMD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然而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目前诊断WMD的方法有头颅超声、核磁共振等,但均存在不足之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血生化标志物被发现与脑白质损伤的发生相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具有分子稳定性好、序列保守性高等特点,在脑组织中表达丰富。有研究表明circ RNA在脑白质损伤患儿的外周血中表达,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诊断标志物。因此,本文作者对早产儿WMD的诊断方法及circ RNA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 键 词:脑白质损伤 诊断 环状RNA 综述 

分 类 号:R722.6[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