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0年第3期630-632,共3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3799);山东省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8YX052);山东省潍坊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药科研项目(2018-2-006)。
摘 要:目的观察大黄蛰虫丸对JAK2-V617F阳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疗效,进而分析其治疗PV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搜集60例JAK2-V617F阳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随机分组,30例对照组(羟基脲组),30例治疗组(大黄蛰虫丸+羟基脲组),分别接受1年治疗,统计临床资料,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比较,治疗后2周开始比较,显现出统计学差距(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6.7%和33.3%(P<0.01);部分缓解率分别为30%和26.7%(P<0.05);总有效率为76.7%和60%。分子学缓解率分别为53.3%和10%(P<0.001)。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在改善患者瘙痒、头晕、头痛、红斑性肢痛、肢端感觉异常及胸闷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P值均<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大黄蛰虫丸治疗JAK2-V617F阳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效果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JAK2-V617F突变负荷,影响下游JAK-STAT激酶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关 键 词:大黄蛰虫丸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JAK2-V617F 羟基脲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