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满盈盈[1] Man Yingying
出 处:《敦煌学辑刊》2020年第2期60-66,共7页Journal of Dunhuang Studi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龟兹石窟造像思想研究”(15YJA760024)。
摘 要:克孜尔石窟中的保留比较完整的降魔图像现仅存于第76窟、第98窟和第110窟。这三个洞窟中降魔图像展示出了克孜尔石窟艺术中相同题材图像的发展与嬗变,极具代表性。图像中出现的地神作证、魔军进攻和魔王苦思情节都反映出与犍陀罗艺术的渊源关系,而降魔佛陀、飞腾魔军和多臂魔王形象则呈现出多元艺术融合的态势。图像的差异除了与所依据的文本和粉本关系密切外,在石窟中的不同位置、不同的功能也造成了图像的差异,文化的变迁也一并反映在图像当中。
分 类 号:K879[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