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北京100088 [2]阳光学院现代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0
出 处:《电影文学》2020年第16期69-74,共6页Movie Literature
摘 要:把伯格曼的所有影片看作一个轮回,以童年视角为起点又以童年视角为终点,也许这是导演本人也未意识到的。伯格曼的第一部影片《折磨》抨击了教育制度对童年的限制和扭曲,而最后一部影片《芬尼与亚历山大》是对童年的拯救。他的每部作品都指向人的整体:人性的救赎和回归。罪的必然性和爱的超越性是伯格曼对人性最本真的解释。本文将从伯格曼的文化路向、创作脉络、美学风格、哲学立场四个方面论述伯格曼的电影世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