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宜喆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斯文》2020年第1期49-70,共22页
摘 要:署名“朋九万”的《东坡乌台诗案》详细记载了当时御史台的审讯供状,包括大量苏轼对自己诗文作品的解读。为了还原更为完整真实的审讯过程,笔者以供状文本记录的时间先后为序重新编排相关文本。在此基础上,通过详细辨析诗歌本意与供状中的苏轼解释文本间存在的表意差异,笔者认为供状文本至少含有四个层面的言说方式,并进而考察苏轼在审讯过程中可能的言说策略及其处境与心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