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11期20-21,共2页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
基 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思想政治工作)项目“先秦儒家义利观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SZZX1748);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思想政治工作)项目“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认同现状及其培育路径研究——以江西部分高校为例”(SZZX1750)。
摘 要:义利观是社会成员的价值观主要导向之一。先秦儒家义利观通常以君子舍身取义等最高标准,约束士大夫及统治者的道德行为。先秦儒家义利之辩以柔性的道德说教方式,提醒统治者执政时要以仁和义作为价值导向,最终达到德治教化天下目的。当代大学生从受教育程度上理应达到先秦士大夫阶层标准,但他们在道德领域中与先秦儒家处理义利关系原则上存在许多不同点,本文将比较先秦儒家义利观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共性与个性差异。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10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