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海英[1] 李强[1] 张秉坚[2] 胡瑜兰[1] Zhang Haiying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2]浙江大学化学系,浙江杭州310027
出 处:《石材》2020年第8期18-23,47,共7页Stone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石窟文物微生物/苔藓病害绿色防治技术研究(编号2019YFC1520503)”资助。
摘 要:由于常年暴露在日晒雨淋中,露天石质文物更容易受到风化影响,其中生物是最主要的破坏因素之一,尤其在我国南方温暖潮湿地区。在各种生物中,苔藓是引起露天石质文物生物腐蚀的关键类群,它主要以假根钻入的物理作用和有机酸腐蚀的化学作用侵蚀石质文物。这种侵蚀会改变岩石成分,降低石材表面强度,另外还有助于其它生物的入侵,从而造成进一步的破坏。但是,当其他环境因素,例如暴晒、暴雨和酸雨等对石质文物造成快速破坏时,苔藓的覆盖又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苔藓的科学认知和防治研究是文物保护和建筑保护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其中一些具有应用前景的新思路和新技术,希望能够为绿色、环保、经济、可持续地防治和处理石质文物表面的苔藓提供借鉴。
分 类 号:G264[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9.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