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胎心监护——临床规范合理应用  被引量:8

Electronic fetal heart rate monitoring-clinical standard and reasonable applic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子莲[1] Wang Zilian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广州510080

出  处:《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20年第3期129-132,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 Emergency(Electronic Edition)

摘  要:电子胎心监护(electronicfetalmonitoring,EFM)(简称“胎监”)是妊娠晚期尤其是近足月以及产时监测和评估胎儿宫内安危的重要手段。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及胎心监护技术的进步,该监测手段在产前和产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产科医生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于2015年推出我国首版《电子胎心监护应用专家共识》,为胎监图形的识别、规范判读以及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在降低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改善围产儿结局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但在EFM逐渐普及应用的同时,也存在监护不规范、判读不准确,以致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适当的临床处理措施,造成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为EFM能够在临床合理、规范的应用,现就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关 键 词:电子胎心监护 中华医学会 产科医生 妊娠晚期 围产儿结局 不良妊娠结局 围产医学 产时 

分 类 号:R714.5[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