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基层兽医人员对包虫病防控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雪莹 陈会玲 刘海莹 张启龙 宋彦军 李志军 裴洁 张雯璐 邓柏林 

机构地区:[1]北京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兴102629 [2]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汉430070 [3]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昌平102206

出  处:《中国兽医杂志》2020年第3期127-13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基  金:北京市农业科技项目(20180323);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摘  要:包虫病(Hydatidosis)是由棘球绦虫幼虫-棘球蚴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而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1]。我国是世界上棘球蚴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包虫病流行区人群平均患病率0.34%[2]。棘球蚴病不仅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也影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2013年以来,北京市每年都将包虫病列为常规监测项目,监测结果显示,牛、羊、犬均存在感染情况(驱虫前犬细粒棘球绦虫检测阳性率为1%~6%)。作为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有必要对该病引起重视,需做好相应的防控工作,因此了解北京市部分地区基层兽医人员对包虫病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相关行为习惯,对本市人兽共患病的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关 键 词:人兽共患病 细粒棘球绦虫 棘球蚴病 包虫病 防控工作 动物疫病防控 公共卫生意义 公共卫生安全 

分 类 号:S855.99[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