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文学艺术看人与自然之关系  被引量:2

Man and N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Western Comparative Studi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隆溪 Zhang Longxi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 [2]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系

出  处:《文艺研究》2020年第8期5-21,共17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摘  要:人类自产生语言文字开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城市文明,才脱离身处洪荒旷野的原始状态,而当城市文明发展到相当阶段,才可能以审美的距离去观照自然,产生自然美的观念,并作艺术的表现。所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相比于人物画,独立描绘自然的山水画和风景画都出现得较晚。中西画风各异,中国山水画山大人小,西方风景画则往往有人物宫室占据中心。有论者认为这说明中国人有"天人合一"观念,人融入自然,达于"无我"之境界,而西方则以人为中心,主张征服自然,甚至造成环境污染等人类当前面临的严重问题。这种把中西文化绝然对立的观念在学理上毫无根据。考察董仲舒《春秋繁露》,可知所谓"天人合一"绝非与自然交朋友,而是以人近于天而高于万物。中国山水画表达人之意、气、神,绝非"无我"而是"代山川而言"。无论中国或西方,文学艺术中表现的自然都是人化的自然,"有我"与"无我"也是共存互补的,我们应该以开放的眼光和开阔的胸怀去认识和鉴赏中西文艺,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

关 键 词:共存互补 《春秋繁露》 人化的自然 语言文字 中西文学 天人合一 中国山水画 西方风景画 

分 类 号:J205[艺术—美术] I106.2[文学—世界文学] B1[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