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玉冲[1] 龙梦玲 冯锐[3] 郭辉[3] 温国泉[4] Chen Yuchong;Long Mengling;Feng Rui
机构地区:[1]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2]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站,广西南宁530022 [3]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 [4]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
出 处:《湖北植保》2020年第4期36-40,共5页Hubei Plant Protection
基 金: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桂科AB16380138,桂科AD18281067);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编号:桂农科2017YM48)。
摘 要:利用文献数据库,客观分析国内二化螟研究现状,为农业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52~2019年国内发表的二化螟研究中文文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1)在1980年之前年均发文量为9篇,2000年后年均114篇;(2)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是与防治有关的防治效果、防效、一代二化螟、幼虫、防治等词语;近10年来,性诱剂、发生规律、氯虫苯甲酰胺等词语成为高频关键词;(3)二化螟研究领域的高频作者有盛承发、郑许松、吕仲贤、叶恭银、宣维健、程家安、谭荫初、范仰东、方继朝、韩召军、张舒等;刊登二化螟论文的主要期刊有《昆虫知识》、《湖北植保》和《植物保护》等。研究表明,二化螟是农业昆虫学科中受到关注度较高的研究对象之一,防治是二化螟的一大研究重点。
分 类 号:S435.112.1[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