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戴一祎
机构地区:[1]北京城市学院
出 处:《社会与公益》2020年第8期7-11,14,共6页Society and Public Welfare
摘 要:协助流动女童提高防性侵能力,满足女童性安全保障需求,是保障流动女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当前流动女童防性侵能力亟待提升,流动女童防性侵机制有待建立健全,流动女童性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在上述背景下,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以北京市H村为例开展尝试性的实务探索,运用访谈法来了解流动女童防性侵能力现状和问题,总结流动女童防性侵能力薄弱的原因并开展对应的小组工作介入活动,借助访谈、实地观察及问卷调查,依托活动记录、当事人个人记录、测量量表等资料对小组工作介入活动进行过程评估、结果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融入了PBL模式和3E干预策略的小组工作介入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使流动女童明确了性侵形式,提升了防性侵意识,掌握了一些防性侵知识,且具备了挖掘、利用其他资源来协助实现自我保护的意识、知识和技巧。发挥社会工作智慧,通过整合资源助人自助解决个体问题,再将研究经验推而广之影响集体,的确是提高流动女童防性侵能力、促进流动女童性权益保障的有效途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1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