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德浩[1] 闫雪[1] 廖小红[1] 苏金和[1]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510405
出 处:《中国实用医药》2020年第24期137-139,共3页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分析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对60例发生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患者发生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情况,统计发生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的不同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类型、服用药物分布。结果年龄为26~60岁的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率71.67%高于年龄≥61岁患者的20.00%,年龄≥61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年龄11~25岁患者的6.67%,年龄11~25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年龄≤10岁患者的1.67%;男性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男性和女性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腹胀腹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轻微出血>肝肾功能损伤>过敏、皮疹>消化道出血、溃疡>神经损伤>心律失常=妊娠期反应。不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阿司匹林>尼美舒利>布洛芬>氨基比林>美洛昔康。不同给药途径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口服>静脉滴注>肌内注射>直肠给药>局部用药=关节内用药。结论非甾体抗炎药在应用过程中有一定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临床应用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