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 [2]腺性膀胱炎诊治专家共识编写组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4]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6]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出 处:《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0年第8期566-56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
摘 要:正常膀胱黏膜被覆尿路上皮。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CG)属于膀胱黏膜化生性病变,自1899年由Stoerk首次报道[1],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由于对CG的分型、流行病学状态及其与膀胱腺癌关系的认识不全面,导致有学者将所有类型的CG均视为癌前病变,因而在临床治疗上,目前仍有很多医生对所有病理报告为CG的患者无差别地进行电切、电灼及化疗药灌注等类似于膀胱肿瘤的外科治疗。然而,较多研究结果表明,虽然CG的发生率很高,但转化成膀胱腺癌的发生率极低,说明大部分CG是不会恶变为腺癌的。因此,将所有CG均视为癌前病变进行外科干预必然存在过度治疗之嫌,不仅消耗大量医疗资源,也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身体创伤和精神压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8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