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肖庆国 Xiao Qingguo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东吴学术》2020年第4期96-103,共8页Soochow Academic
摘 要:“百越境界”和“振兴广西文艺大讨论”是新时期广西文艺界的重要事件,反映出广西文学深重的边缘性焦虑,蕴含着广西文学主体的既有历史与“新时期”之间丰富而复杂的紧张关系,对于广西地域文学的“边缘的崛起”和现代性转向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1985年,梅帅元和杨克提出“百越境界”,主张弘扬百越民族文化传统,在“百越之地”的原始文化土壤之上融合西方的现代主义,以探索形成一种自成风格的地域性的文学现象。相较于“百越境界”,1988年由黄佩华、杨长勋、黄神彪、韦家武和常弼宇发起的“88新反思”更为激进,在对广西的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之后,提出广西文学界应以地域作家群的形式冲击中国文坛。“88新反思”触发了席卷整个广西文艺界的“振兴广西文艺大讨论”,作家和学者在“振兴广西文艺大讨论”中所提出的对广西文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出路的见解和认识错综复杂又深具多重悖论性。
关 键 词:广西文学 边缘性 “百越境界” “振兴广西文艺大讨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