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磊[1] 原娜[1] 贾爱红[1] 乔志飞[1] 韩宝华[1] 李福龙[1] 李天民[1]
机构地区:[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张家口075000
出 处:《临床军医杂志》2020年第7期826-827,829,共3页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
基 金:张家口市科学技术和地震局科学技术与发展计划自筹经费项目(1521101D)。
摘 要: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技术在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容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1月1日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经确诊并实施CRRT的AKIⅢ期住院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床旁超声技术于CRRT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0 min、6 h、12 h、24 h、36 h、48 h监测三尖瓣环平面收缩位移(TAPSE)、下腔静脉管径呼吸变异指数(RVI)、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水平变化,并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CVP)。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乳酸、肌酐、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氧分压差(Pcv-aCO2)、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的差异。结果CRRT治疗6 h时,RVI指标出现上升,12 h、18 h、24 h、36 h时RVI、TAPSE、LVEF指标持续上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48 h,TAPSE、LVEF和RVI指标趋于较稳定的水平;而在治疗期间各时点的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CRRT治疗,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治疗后,乳酸、肌酐、Pcv-aCO2、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超声技术对AKI患者的容量评估准确、可靠,对指导CRRT患者的容量管理疗效确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