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继凯[1]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4期96-97,共2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文体作为一种文化存在方式,也是在“文化磨合”中渐变、发展的。近代文学/文体的发展演变亦然,也是在中外磨合、新旧磨合的近代文化的生态环境中生成、建构的。而其生成、建构的取向即是走向更具有包容性、丰富性的“大现代”。在建构具有整合特征的“大现代文学/文体”过程中,近代文人无疑也有导引先路、铺路种树的贡献。其文体观念和文学实践构成了“五四”以降文学/文体最直接的源头。而近代文学/文体的多重磨合也在多方面强化了其“玉汝于成”的“中介”特征及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