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侨阁[1] 黄万新[1] 牛军杰[1] 孙卉 GUO Qiaoge;HUANG Wanxin;NIU Junjie;SUN Hui
出 处:《中医正骨》2020年第8期27-29,共3页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MRI检查在儿童孟氏骨折骨间膜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孟氏骨折患儿采用数字式射线摄片机常规拍摄前臂正侧位X线片;采用64排螺旋CT机对前臂进行扫描;采用3.0TMRI扫描仪对前臂进行扫描,重点观察前臂骨间膜有无损伤及其损伤的部位、程度。术后评定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及手术疗效。结果:X线和CT检查显示,BadoⅠ型12例、BadoⅡ型7例、BadoⅢ型9例、BadoⅣ型2例。MRI检查显示,骨间膜的膜性部损伤16例,腱性部损伤7例,混合型损伤7例。19例出现骨间膜损伤的间接征象,即损伤骨间膜周围出血、水肿等增高信号;11例出现骨间膜损伤的直接征象,即损伤的骨间膜信号增高,走行迂曲呈波浪状改变,韧带纤维连续性中断、移位,前臂肌肉自骨间膜纤维断裂处膨出。与手术对照,骨间膜损伤MRI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6.7%,其中1例MRI诊断为膜性部部分撕裂而术中探查未见撕裂。术中对7例腱性部损伤、11例膜性部损伤及4例混合型损伤的患儿,在纠正骨折脱位的同时修补了骨间膜,其余8例患儿术中仅纠正骨折脱位。30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6个月。28例骨间膜愈合,恢复正常生理功能;2例骨间膜未愈合,影响患肢旋后功能。结论:MRI能清晰显示骨间膜损伤的程度及范围,有助于儿童孟氏骨折骨间膜损伤的正确诊断,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和确定手术方式提供精确的影像学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