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国敏 唐虹 费翔 Wang Guomin;Tang Hong;Fei Xiang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2]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出 处:《社会科学研究》2020年第5期97-107,共11页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三农’协同发展研究”(15BKS038);四川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方向(18SYL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2017YJSY230);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博士论文奖学金项目。
摘 要: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本文构建了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的细分指标,试图探寻究竟是何种技能引起了数字密集型行业与非数字密集型行业的收入不平等,以及技能互补是如何影响了数字密集型行业与非数字密集型行业的收入不平等。基于PIAAC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复杂认知技能中的信息技能,非认知技能中的学习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社会交往技能以及自组织技能可导致更高的技能溢价。数字密集型行业的劳动者若拥有以上技能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能组合可以获得额外的工资溢价。这一结论启示我们应结合数字化转型的技能需求,完善教育培训体系,以应对未来工作性质的科技化、复杂化和灵活化,避免因技能短缺或错配造成收入不平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