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面对民主话语的毁灭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菲利普·鲁森 马胜利(译) Philippe ROUSSIN

机构地区:[1]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2]法国国家艺术与语言研究中心 [3]法国国家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4]不详

出  处:《第欧根尼》2020年第1期69-84,163,共17页Diogenes

摘  要:20世纪30年代的介入文学和政治文学进入了历史。它翻过了欧洲伟大现代主义的一页。在法国,这属于安德烈·马尔罗小说的时期:其人物都是面对历史的英雄和革命者,他们力图在史诗般的伟大历史中担当角色。这也是《茫茫深夜漫游》和塞利纳作品的时代。最初,塞利纳的著作毫不掩饰地主张社会对大话和权威性统一口号表示愤怒和展开批评,他的著作通过暗语和俗话表现了与之前的文人文学的重大决裂。后来,从1937年的《略施杀伐》起,他在30年代末的反犹小册子中开始与他曾致力于反对的最恶劣的意识形态实现和解并融入其中。同时,被奥威尔称做“魔鬼十年”的文学也是深入持续思考的场所,其思考对象包括语言、话语及其语义变形,语句及其被赋予的权力,以及它的流通和效果。

关 键 词:塞利纳 安德烈·马尔罗 文人文学 介入文学 奥威尔 毫不掩饰 思考对象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