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与“本体”——中国古代文体论中的“体”义厘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继承[1] 

机构地区:[1]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出  处:《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10-113,共4页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古人概念使用上的随意性,导致许多概念的义项繁多而混杂,而"体"正是其中尤为复杂的概念。仅《文心雕龙》所用"体"字的义项就不下十余种,加之后世学者义项的归纳及同一义项的解读又各有不同,致使情况愈益复杂。因此与其陷入纷繁的局面中纠缠不清,不如极力使其简明化。纵观"体"众多义项及各家的阐释,其实不外乎"形体"和"本体"两层含义,这两个范畴不仅足以涵盖文体论中"体"义的所有义项,而且藉此还可以理清古代文体论的理论生成模式。

关 键 词:古代文体论  形体 本体 双向生成 

分 类 号:I142[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