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重症医学科,100015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100050
出 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年第9期1143-1147,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摘 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急性肾功能丢失的一种综合征,是危重症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1]。AKI的全球发病率日益增长,不仅增加患者的短期病死率,同时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心血管不良事件及远期死亡的发生风险增加[2]。随着对AKI的不断深入探索,人们不再局限于改善AKI患者的短期预后,越来越多研究开始探索影响AKI患者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近期AKI患者住院期间的肾功能恢复模式被提出,并且发现与患者长期预后相关[3-4]。因此,提高AKI患者的长期预后可以通过改变近期的肾功能恢复情况来实现。而近年来,一些生物标志物对预测近期肾功能恢复有一定价值[5-7],为临床改善AKI患者的长期预后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主要对AKI患者的长期预后、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肾功能恢复模式及相关生物标志物进行阐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