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1 [2]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77
出 处:《社会科学动态》2020年第9期46-51,共6页
基 金: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院2019年度网络法治理论研究项目“网络‘黑公关’乱象治理研究”;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加大涉企舆论管控,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项目编号:HBSKZD2020003)。
摘 要:网络公关伴随着自媒体的普及已经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但为谋求不正当利益,网络上出现了许多虚构事实、恶意诋毁企业的网络“黑公关”。网络“黑公关”已经形成产业链,网络“水军”、删帖公司、网络“枪手”与幕后金主共同损害了企业商誉,对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目前,对于网络“黑公关”的规制,主要依靠《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民法典》,但“黑公关”较强的隐蔽性以及言论自由和信息真实的难以两全,使得监管有缺位,规制有困难。为了更好地规制网络“黑公关”,应当对“黑公关”体系进行梳理,通过讨论媒体的民事责任、“黑公关”执行主体及幕后金主的刑事、民事责任,以及幕后金主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下的法律责任,“黑公关”产业链上各主体的分工和法律风险更加清晰,这也为多角度、全方位地治理网络“黑公关”乱象提供了理论基础。近年来,网络“黑公关”案件频发,亟待有效治理。除司法规制方法之外,网络“黑公关”治理应当采取综合措施,如建立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与网络媒体联合监管的体系,鼓励企业建立行业协会进行自我管理与规范,此外还要加强企业和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建设,同时引导民众明辨网络信息,共建理性舆论环境。只有多方合力,才能有效打击网络“黑公关”行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