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河南医学研究》2020年第25期4753-4756,共4页Henan Medical Research
摘 要:目的分析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核酸阳性无偿献血者的特点。方法对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献血的所有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共筛选出642710份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标本,采用核酸检测(NAT)HBsAg阴性标本中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分析乙肝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无偿献血者特点。结果NAT检测结果显示,314份标本HBV DNA为阳性。多次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高于首次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初次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多次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55岁男性和女性初次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均最高,>36~<46岁男性和女性多次献血者阳性率均最高。初次献血者中技术人员HBV DNA阳性率最高,其次是农民。多次献血者中公务员HBV DNA阳性率最高,其次是工人。受教育程度为小学的初次和多次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均最高。汉族初次和多次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均最高。结论HBsAg阴性无偿献血者中存在一定的HBV DNA阳性者,采用ELISA检测后再进行NAT可降低乙肝感染“窗口期”和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OBI)献血者血液传播的风险,多次献血者、男性初次献血者、46~55岁初次献血者、>36~<46岁多次献血者、初次献血者中技术人员和农民、多次献血者中公务员和工人、受教育程度为小学的献血者HBV DNA阳性率较高,应加强监控,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关 键 词:无偿献血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阳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