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子湖(综述) 王华(审校)[1] Peng Zihu;Wang Hua(Children's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4,China)
出 处:《儿科药学杂志》2020年第9期56-58,共3页Journal of Pediatric Pharmacy
摘 要: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涉及遗传、免疫以及环境等因素。根据临床特征,银屑病一般分为寻常型、红皮病型、关节病型、脓疱型,其中脓疱型银屑病(pustular psoriasis,PP)少见。根据1984年我国银屑病科研协作组全国性抽样调查,银屑病总患病率为0.123%[1],而PP占银屑病总数不到1%。根据皮疹分布范围,PP又分为局限型和泛发性。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GPP)起病急骤,症状重,常反复发作,是银屑病的一种少见危重类型。传统的非特异性治疗对部分难治性GPP患儿的疗效欠佳,且目前尚缺乏针对儿童GPP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和标准指南。近年来,靶向针对参与银屑病免疫发病机制不同环节的各种生物制剂备受关注。生物制剂通过阻断银屑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关键步骤,从而发挥特异性的治疗作用。随着银屑病遗传和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新型生物制剂在成人和儿童斑块型银屑病的应用已有广泛报道,但在GPP的应用研究较少。本文就生物制剂在儿童GPP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