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乙酰半胱氨酸对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及炎症反应影响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莹杰 贾旺 宋丹丹 曹惠鹃 

机构地区:[1]北部战区总医院麻醉科,辽宁沈阳110016 [2]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河北秦皇岛066000

出  处:《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20年第5期375-377,共3页Trauma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基  金:辽宁省自然基金资助项目(2019-ZD-1070)。

摘  要: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10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20)与NAC组(n=20)。NAC组在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前静脉注射NAC 100 mg/kg,体外循环开始后持续静脉注射NAC 40 mg/kg直至术毕。常规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体外循环前(T1)、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2)、术毕关胸后(T3)以及术后6 h(T4)、24 h(T5)、48 h(T6)时间点经静脉采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SP-A、TNF-α和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T2、T3、T4、T5、T6各时间点血浆SP-A水平均较T0时间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T4时间点达高峰。T0、T1、T6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浆S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组患者T2、T3、T4、T5各时间点血浆SP-A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2、T3、T4、T5各时间点TNF-α、IL-6水平均较T0时间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T2时间点达高峰。T0、T1、T6时间点,两组患者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组患者T2、T3、T4、T5各时间点TNF-α、IL-6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C可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浆SP-A水平,减轻体外循环导致的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NAC降低TNF-α、IL-6的释放、抑制体外循环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有关。

关 键 词:N-乙酰半胱氨酸 心脏瓣膜置换术 体外循环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 炎症反应 

分 类 号:R614[医药卫生—麻醉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