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5年国内外指南变迁看痛风患者的降尿酸药物治疗  被引量:5

The paradigm shift of urate-lowering therapy reflected in the chang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guideline for gout patients in recent five year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戴冽[1] 李谦华[1] DAI Lie;LI Qianhua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免疫科,广东广州510120

出  处:《内科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4期216-220,共5页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Concepts & Practice

摘  要:痛风(gout)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持续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形成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晶体并沉积于体内引起的晶体性关节病。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3.3%,痛风的患病率为1.1%,上升趋势明显[1]。由于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也可以通过双能CT或者超声在关节中发现MSU晶体[2],2019年痛风、高尿酸血症和晶体相关性疾病协作网对痛风相关的概念和术语进行了规范,提出痛风的疾病状态包括临床前阶段和临床阶段[3]。临床前阶段包括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无症状的MSU晶体沉积和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伴MSU晶体沉积。临床阶段包括痛风、痛风石性痛风和侵蚀性痛风。痛风临床阶段的各种疾病状态可以同时出现。

关 键 词:嘌呤 炎性关节炎 痛风 单钠尿酸盐 

分 类 号:R593.2[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